English

2016国际会展业CEO上海峰会演讲要点(一)2017/07/24

会展业的本质是产业平台,基本功能是共享。“展览”是展品及其背后的产业信息的共享;“会议”是事实与观点的共享。任何会展活动,热热闹闹是形式,共享才是硬道理。之前,我们已与各位共享了“2017国际会展业CEO上海峰会演讲要点”。从今天起,每周一刊登“2016国际会展业CEO上海峰会演讲要点”,敬请关注。

2016国际会展业CEO上海峰会演讲要点(一)

2016年1月11日至12日,由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与上海市会展业促进中心联合主办的“2016国际会展业CEO上海峰会”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举行。这次峰会以“市场化和国际竞争力”为主题,设置了5个议题。在两天愈20场会议交流活动中,33位国际行业领袖、知名企业家、行业协会领导,向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,近290名会展企业、机构“C”级别的高层管理人员,发表了关于中国会展业发展的观点。现将各位大咖的演讲要点刊登如下:

议题一:借鉴国际经验,加快本土企业“走出去”与国际化
中国展览企业的国际化,是随着改革开放一起发展的。国务院15号文明确地提出了中国展览企业“走出去”的具体要求,要大幅提升组展办展能力,要显著提升国际展览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,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展会。本议题旨在借鉴跨国企业的有益经验,遵循展览业发展规律,在全球经济平台和中国产业比较优势的背景下,探讨中国展览企业如何积极认识全球展览业发展趋势,如何规划走出国门,迈向国际市场的路径,如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展会。

本议题有6人演讲,他们分别是:英国励展博览集团首席执行官查特·伯切特、中国对外贸易中心(集团)董事长李晋奇、德国JWC公司创始人约翰·威特、国际展览业协会2016年度主席谢尔盖· 阿莱克谢耶夫、英国英富曼展览公司首席执行官孟楷礼、上海国际广告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建军。

1、英国励展博览集团首席执行官查特·伯切特先生发言要点

走出国门绝对是非常好的事情,是励展在过去二十年所寻求的一个战略。我们在全球34个国家有公司,在40多个国家有自己的业务,每年超过500个展览。对于我们而言,全球扩展绝对是一个利好的事情。但是这里的关键,不是如何走出国门,而是为什么要走出国门?因为国际化而进入到一个新的市场是有风险的。因此,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冒这个险。

要进入海外新的市场,就要为当地市场提供全新的价值。首先要了解当地的市场趋势,理解当地市场客户有哪些需求尚未得到满足,以此来提升客户的价值,为他们创造更好的体验;其次是要打造独特的创新潜力、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,证明自己与众不同;再次是理解进入这个市场的商业模式,不要以为某些模式在自己国家成功,在其他各地都可以复制,而是要根据客户需求来转变。

如果想在全球推广某个活动或者某种生意,首先要注重品牌杠杆,要发挥品牌的最大价值,体现对现有客户需求的理解,以及新客户带来的价值;其次是选择当地的合作伙伴,要有一些新的东西纳入到合作关系中,理解当地市场和文化的差异,做好本地营销;最后是重视业务人才本地化。

2、中国对外贸易中心(集团)董事长李晋奇先生发言要点

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,也极大提高了中国展览业的国际化程度。为了提升中国展览业发展和国际化程度,必须转换方式,积极创新,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的方向转变,从发展路径依赖向创新驱动发展型转变,从独立发展向合作共赢转变。

无论是国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,都应该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。外资展览企业可以并购中国的展览项目,国有展览企业也可以发展混合经济与民营外资企业合作,并购境外会展项目,中外合资展览企业更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,将国际资源与中国市场机会有机结合起来,贯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,共谋发展。

3、德国JWC公司创始人约翰·威特先生发言要点

全球化意味着原品牌延伸或者新品牌创造,可以通过合并、合资和许可证的方式来运作。对中国公司而言,首先要理解、评估新的市场;其次是研发产品和品牌,除了自有品牌外,还要研究如何开发新的活动,把品牌管理融入到全球范围;再次是研究运营的全过程,包括价格、传播、渠道,以及人才和产品服务的传输。中国公司如果要建立国外市场合作关系,需要考虑策略是否合适,包括公司文化、股权结构、主要客户,是否适应新公司的架构,以及对合作中的合同权利实现有效控制。

对中国公司来说,原品牌的延伸或者在国外创造新的品牌,我认为不大可能出现在美国、欧洲市场,更可能的是在年轻市场,比如非洲、东南亚。中国企业如果进入欧洲、北美,更可能的是兼并当地的展览和展商。

行业信息
展会动态
业内动态
政策法规
相关文章推荐
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六届三次会员会员大会座位表
2025/03/06
【协会发布】“2024年度上海品牌展览会、优秀展览会”正式公布!
2025/02/28
邮件订阅
SCEIA.ORG